让自己成为牛逼的软件技术人员

[这个是2012年在TWI Pecha Kucha和北航软件学院一级实践课上讲的,写下来分享给大家。]

工作多年,回头看看自己沉淀的那些实在是少之又少,往往容易被眼前项目的开发任务锁住,在语言的开发技巧千锤百炼,却无助于获得大的开发观与设计观。痛定思痛,总结了五点修炼要素,开始踏上了我的漫漫长路。

##1. 读书:一年“50”本

古人云,破万卷书,行千里路。读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获得知识的快速有效途径。在软件开发行业更是如此,技术不断发展变化,推陈出新,书籍就必然成为了一个学习技术的好工具。停下开发的脚步,看看大师们的著作,总能让沉浸于码字的你眼前一亮。那么现在市面上的书这么多,如何选择呢?公司最近推出了读书雷达,甚合我意。

##2. 10000小时,专注+坚持 = 成功

一万小时的观点来自于作家马尔科姆·格拉德威尔(Malcolm Gladwell)2008年出版的《异类:成功人士的故事》一书,是说“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,并非天资超人一等,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。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,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非凡。” 简单说来就是,专注+坚持 = 成功。

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软件开发行业,专注和坚持就显得更为的重要。各种语言框架平台层出不穷,不断的吸引着我们,如果不能够专注,那么可能每一项都只知皮毛,不能观其髓也,只能跟随别人的成功,而做不到自己的成功;而同样要掌握一项技术必要行万里路,才能知其所以然,如果不够坚持,不能持续不断的去锤炼之,自然也做不到真正的掌握,不能真正的成功。比如读书,一年50本,本本第一章,每一本都没有理解其精髓,还不如一年读一本,深入研究。

所以从现在开始,10000个小时,专注于自己所爱的技术,持续的去锤炼,你就可能成为明天的大师!

##3. 分享日日月月年年

分享是一件好的事情不言而喻。著名的”周哈里窗”理论指出一个人的内在就像一扇窗,分成四个部分:开放我、盲目我、隐藏我、未知我。开放我指自己清楚别人也知道的部分;盲目我指自己不知道而别人却知道的部分,所谓当事者迷而旁观者清; 隐藏我指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;未知我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部分。分享的时候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会加深自己的认知,使得开放的自我扩大;他人的反馈会验证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对自我的认知,使得自己内在不知道的部分越来越小,有助于更好的认识自我,激励自我,发现潜力,更好的发展与提升。

在庞大的软件开发技术行业,知识分享尤其重要。互相分享,互相交流,这无疑是促进个人他人以及团队成长的最好方式。

一个懂得分享的人,生命就像加利利海的活水一样,丰沛而充满活力。

##4. 做点什么
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不管看了什么说了什么,最终还是要落在行动上。实践出真知,在软件开发中也无例外。要想掌握一门技术,绝对的要动手。“代码量上不去,一切都是浮云。很难想象一个代码量低于10000行的程序员会对模块化编程的用处心有戚戚焉。” 只有在不断挖坑填坑中才能使自己的技术获得提升。那么除了项目开发外,怎么去练习呢?一个好的方法就是动手做点什么。做点什么去解决项目开发中的痛点,解决同事、家人平常工作生活中的痛点,让我们的技术帮助我们自己也帮助大家;这不仅是练手,验证自己的学习成果的机会,也是创新的机会,有了实际的需求与驱动,做点什么会更有动力,比如我们的Thoughtworks Du, 我们的ideaboard,我们的readword等等,这里成就了一个又一个领域专家。

##5. 良师益友

好的导师可以帮助你在前进的时候指明方向,给你反馈,发现潜力,帮助你更好的成长。有着共同爱好的朋友或同事可以和你一起学习一起成长,在漫漫软件修炼的长路上你不会孤单!

#####参考:

Share Comments